河南文旅凭《祈》再“出圈”,却遭浙江卫视“碰瓷”?
端午假期这几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被河南卫视的《祈》亮相,小编看后表示“太美了”,不少网友表示“这样的节目多来点,文化自信”莱特币。“洛神水赋”绝美出圈的背后是演员和主创团队辛勤的付出,然而,努力的结果却让他人模糊了来源、马赛克了水印,这可让人接辣眼!据了解,这次被指责的对象是浙江卫视。究竟发生了什么?
7月12日,河南卫视端午特别节目《端午奇妙游》上线,45分钟的晚会中,有不少节目都令网友惊叹莱特币。其中,最火出圈的还属灵感来自《洛神赋》、在水下演绎飞天的舞蹈《祈》。舞者身穿五色衣衫化身洛神,或拂袖起舞,或拨裙回转,或刚劲有力,或娉婷袅娜。水随舞动、衣袂翩跹,用唯美的舞蹈诠释出一段别致的精彩。
视频截图
看了这个表演的网友纷纷表示莱特币,“我是看到神仙了吗?”“太美了救命!”
展开全文
网友评论截图
不可否认,节目惊艳的背后是演员和主创团队辛勤的付出,整个水下的舞蹈拍摄过程都要靠憋气完成,大概50秒换一次气,一天反复下水超过200次莱特币。演员眼睛被水泡得发红发炎,摄影师毛细血管破裂流鼻血。截至发稿,河南卫视微信视频号这段不足2分钟的视频转发量、点赞量均超过10万;在B站上,河南广电《大象新闻》和河南卫视发布的相关片段播放量分别达到371万和176.9万,超万条评论点赞。
视频火了,相关报道也不少莱特币。然而,浙江卫视却在报道时称“卫视为端午节打造的端午晚会”,模糊了河南卫视这一重点,其在B站官方账号上的投稿也给河南卫视打了马赛克,并贴上“中国蓝TV”(浙江卫视)的logo,此举被河南共青团点名质问“卫视?哪儿的卫视?河南的卫视,不是浙江卫视”。目前浙江卫视已经删掉了这一条视频,但网友依然要求浙江卫视公开道歉。
弹幕上网友纷纷发声质问“什么卫视”
实际上,浙江卫视被指“碰瓷”已不止一次莱特币。今年7月20日,浙江卫视发布“5·20”特别版星辰大海,中国电影频道发文直指浙江卫视涉嫌抄袭。声明称:“某卫视推出的‘5·20’特别版星辰大海MV,令我们震惊。电影频道于2022年推出‘星辰大海青年演员优选计划’并于2022年7月1日发布宣传片《星辰大海》,发布时间相差一年半的两则视频从创意、形式、布景乃至分镜都惊人一致。”
对此,7月20日下午,浙江卫视总监林涌回应媒体称,浙江卫视团队经过初步判断,认为此事存在误解,正在与电视电影频道进行沟通莱特币。
有网友评论称:“河南卫视连续出品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节目,这在电视节目作品中确属难得一见,创意创新、编排方式等用传统和科技相结合,收获了满满的掌声和鲜花,值得期待和电视同行们学习莱特币。作为同行,要把自己的格局打开。”
《端午奇妙游》导演陈佳表示,团队扎根于河南深厚的文化,结合了端午的传统习俗再进行创作,出圈是文化自信的魅力,其他的没想那么多,只想把节目做好莱特币。
实际上,近来,河南卫视凭借制作优良的文化类节目频频出圈莱特币。2022年河南舞台呈现的舞蹈节目《唐宫夜宴》,通过利用现代影像技术再现盛世大唐,一经推出便收获好评如潮。乘着月色,一群活泼灵动、体态丰腴的女乐官从簪花仕女图、千里江山图中持妆出镜,沿着AR搭建的大唐宫墙一路俏皮地梳妆、嬉戏,在一段恢弘的表演后,最后定格为陶俑。
《唐宫夜宴》视频截图
2022年河南舞台呈现的这则《唐宫夜宴》节目,被称赞为地方舞台的现象级作品,微博话题“唐宫夜宴”阅读量已超2.4亿莱特币。随后,河南卫视又在今年元宵节策划上演了《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》,再次获得好评。
有评价认为,传统文化不应当只是束之高阁的古董,让文物活起来,河南文化找到了更受年轻人欢迎的表达方式莱特币。
河南大学河南文化旅游研究院副院长肖建勇认为,表面上在坚持做文化,实则给寻找文化的民众提供了窗口,尤其是年青一代开始意识到被流量和资本裹挟所产生的危机,转而寻求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莱特币。传统文化蕴含的高雅趣味和深厚内涵,恰恰能满足年轻人百变的个性追求。当人们从走红中缓过神来,不仅意识到手握文化资源的重要性,也意识到只有发挥社会和市场的积极性才能把传统文化激活。(艾玛)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